上環地鐵站周圍有一種老香港風情,狹窄巷道裡高樓夾雜老舊商廈,各色人潮熙來攘往,街邊報攤水果檔活力充沛,此地也是餐飲薈萃之地,新派咖啡館,老字號食肆各有精彩,跟中環的摩登洋氣相比,是另類舊日繁華格調,樓宇之間臥虎藏龍,古董家私,絕版字畫,紅酒雪茄,南北雜貨,各種品類的奢侈品,找對門路,大抵是應有盡有。
軟庫飯堂大隱於此,沿著谷歌地圖找來,進了公寓樓,電梯出來彷彿來到了平行時空的裡世界,安靜悠閒,飯堂擺設走簡單高雅的白色系,餐具內斂講究,老派的服務生客客氣氣地,傳說中的的富豪私人飯館,確實是一派舊日的低調奢華,要了張名片,上面簡單明瞭地寫著傳統粵菜,隱隱的霸氣睥睨著流行的新派。
 |
香煎腐皮卷拼黑毛叉燒 |
他們的叉燒在圈子裡備受推崇,燶邊一線,肥瘦三層,中烘培的咖啡色,一盤擺上桌,香氣滿室,食慾大開,一口吃來,鹹甜醬味怡然地襯托出豬肉的甘旨,口感軟硬適中,多嚼兩口,韻味淡淡地拉開一種滿足的舒服,不是驚豔的路線,是一種這才叫叉燒的理所當然,一種沿著時光回溯的舊日堂奧。
一般形容色香味俱全,色可以理解為食材本身可見的狀態,如紋理,線條,顏色等,如今藉著網路的普及,已可傳遞到無遠佛屆,相形之下,香氣行於幾米之間,卻更能精準傳達出料理人的技藝。記得先前跟 Tutto Bello 主廚請益的觀點,當食材處理的恰到好處時,香氣自然生成,軟庫的好幾道菜確實呈現出這樣的狀態,有這樣香氣的料理,通常都是非常美妙的風味。
 |
椒鹽肉蟹鉗 |
椒鹽蟹鉗個頭不大,熟度拿捏極見火候,蟹肉口感帶彈,鮮甜風味在口中爆開,一點橙味畫龍點睛,滋味之妙拍案叫絕。
 |
太史五蛇羹 |
蛇羹大有淵源,乃是江太史五蛇羹的嫡傳,風味雅緻中帶著些許野性,煲中各式材料切成細絲,刀功細膩,不同食材不同份量排列組合,讓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口感跟滋味,下幾片菊花,喚出另類風味,搭著薄脆,又帶來不同口感,秋冬吃蛇,原為涼補驅風去濕,吃出這等千變萬化,太史一派流傳的技藝,確實有其高深之處。
 |
古法佛跳牆 |
 |
古法佛跳牆 |
古法佛跳牆上來一鍋參鮑翅肚,這佛跳牆走膠口濃湯風格,湯汁滿滿的乾貨鮮味堆疊,極盡華麗之能事,鮑魚發的甚好,口感滋味俱佳,冬筍被濃湯煨得甜美,多撈了好幾塊才過癮,明福的佛跳牆是清湯系,風味優雅,氣韻生動,這古法佛跳牆湯底雖濃,鮮味帶出層層底蘊,不膩而膠,老一輩大廚的功力精純如斯,不由心生讚嘆。
 |
清蒸海方俐 |
 |
百寶炆大鴨 |
酒足飯飽,眾人作揖拜別,一轉眼間回到車水馬龍,恍如隔世,隔天在新派的二星餐廳,一口叉燒咬了一半,頓時覺得滿口渣感,馬上懷念起那半天前的舊日時光,神馳其間,不覺渾然忘我!